当前位置:文章 > 文章内容

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卡车司机,现在生活的怎样了?

文章来源:卡车新势力 作者:李雅哲 发布时间:2020-02-17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此次武汉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各地纷纷筹集物资运往武汉。其中,把市长都“捐”出去的山东人民更是实诚,医疗用品、白菜、大蒜等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武汉,保障疫情区域人民的正常生活。张广杰便是运输第一批大蒜物资的卡车司机,20天过去了,这些第一批运输物资的卡车司机却面临着很多的苦恼。

图片65.png

10余年运输老司机,专跑长途技术硬

张广杰是山东省临沂市兰陵人,2008年开始在临沂物流公司进行散货专线运输。回想起自己驾驶的第一辆车,张广杰表示,当时自己买的第一辆车就是福田品牌5.2米的中卡,后来换了其他品牌重卡,驾驶起来性能并不太好,于是两年后就把车买了,并与朋友一起转行。转行后行情也不乐观,于是,张广杰去年4月份便又购买了一辆欧曼EST430马力高顶车型,主要从山东临沂到青海西藏等地,进行机械设备的运输。

图片66.png

山东临沂到青海单程最短距离大约1700到2000公里,到西藏要三千八百多公里,最远到新疆和田单程4000多公里,可以算是超长途运输了,张广杰去一趟大约要花费一周的时间,无论对驾驶员还是车辆的要求都非常高。由于在2000年到2005年,张广杰一直在西藏从军,不仅练就了高原驾驶的过硬本领,后来自己跑运输,也喜欢跑到西藏、青海等区域。

图片67.png

张广杰说到:“跑西藏新疆这种长途本身对车的要求就高一点,所以当初买车时候我选择了欧曼就看重它高品质,快一年了总体用下来都挺好。我运输设备从来不超重,最多15、6吨,430的马力完全够用。并且欧曼EST很省油,百公里油耗在23-26升之间,要看爬坡山路有多少,也看个人驾驶技巧。我开了十多年车了那时候车和现在根本没法比,不说别的,就舒适度这一块欧曼对比其他品牌就做的非常好,各方面油耗表现也比其他品牌强”。

二话不说驰援武汉,14小时的“爱心”运输

也许是军人身上的本性,使得张广杰在在兰陵司机群里发出来车辆征集信息时,便与朋友李峰一商量报了名,成为了兰陵县捐献第一批物资的运输车队中的亿元。张广杰记得非常清楚,1月28日也就是他们接到运输消息的当天半夜十一点半,李峰短信通知张广杰明天8点县政府集合,24小时不到,张广杰便完成了只身支援武汉的决定。决定好做,通知却难,直到29日上午装车时,张广杰才含糊的跟家里人说要去武汉运输,再三保证会安全归来。

图片68.png

张广杰对于“爱心”运输的过程记忆犹新,他表示,四辆欧曼车的车队在29日下午6点多钟装货完货并集结,运输着200吨大蒜在7:30上高速,第二天中午11:30自武汉南下了高速,全程大约850公里的路程,车队用了差不多14个小时的时间。张广杰说到:“因为车队行驶,车辆有快有慢,并且兰陵县领导、保障应急车全程跟车,因此车队时速大概维持在85到90公里。当时过了合肥路段到了大别山,隧道、下坡路较多,路上还起了团雾,再加上200吨大蒜,每辆车20吨左右,负重不轻,救援物资马虎不得,开的十分小心”。

图片69.png

由于有县里下发的特别通行证,再加上县领导、省台记者等全程跟车,一路上道路通行协调的很好。中午12点车队便进入了武汉江夏区物流仓库,下午6点钟便全部卸车完毕,当晚便统一返回,下午7点上高速,第二天中午1点便下了兰陵高速。随后,防疫部门进行了了统一车辆消毒,并将此次出行人员统一送到了隔离点全部隔离15天。

路权货源两头儿排斥,运输“英雄”反成“过街老鼠”

老老实实完成了15天的隔离期后,迎接张广杰的并不是赞许的大拇指,而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排挤”。张广杰说到:“其实怎么说呢,15天的隔离期我们也隔离完了,能为祖国出一份力感觉都很好。但是去过武汉的车哪里都不让下高速,也不让上高速,通行证也很难办,接下来自己跑运输非常困难”。首先就是路权方面的通行证,张广杰说到:“办证首先要拿着隔离证明单去隔离中心盖章,但去到县里又说权利已经分发到镇里,跑完镇里盖好章,还要再去县里指定地点体检,体检完了办理通行证,一个通行证光办理就要来回跑两三天。就这样通行证还有期限,不管怎样就7天的时间,装货时候都不敢办,怕耽误通行证期限,十分麻烦”。

图片70.png

不仅如此,好不容易办下来通行证的张广杰,在拉货时候还处处受“歧视”,他说到:“现在手机可以进行个人轨迹查询,如果被货源方查到司机去过武汉,拉活儿根本就不用你,不问什么原因,只要去过武汉就成为所有人嫌弃对象,简直太难了。我们武汉那边都没有下边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这样有些过激的反应对疫情控制好,但也容易引起恐慌,也让我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疫情当头,工业、金融等行业都可以暂时停摆,但物流运输不能停。一批批的救援物资、一车车的食品用品,给与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抗击病毒的力量。然而,这些奋战在运输一线的卡车司机,冒着生命危险,甘愿隔离15天换来的,却是各处的“排挤”以及生活的艰难。运力如此紧张的形势下,不要让物流运输车辆成为“一次性”用品,更不要让运输一线的“英雄们”寒了心。


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