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六重卡靠谱吗?通过这款乘龙H7 3.0带你了解国六重卡的真正实力
文章来源:卡车新势力 作者:赵真 发布时间:2020-06-09
从明年,也就是2021年7月开始,国内柴油车将全部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包括牵引车等重卡车型,而像北京等部分地区已经提前开始全面实施国六标准。眼看国六临近,对国六产品的质疑声音却依然不断:动力性是不是下降了?油耗是否偏高?国六产品究竟靠谱吗?对于这些疑问,今天我们以一款全新上市的国六产品来给大家做一个解答,它就是由东风柳汽乘龙最新打造的H7 3.0版牵引车。
非EGR线路发动机+智能自动挡变速箱
乘龙H7是在2016年上市的一款产品,在今年6月最新推出了这款3.0升级版,新产品在外观方面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前脸加入了会发光的LOGO,整个中网用金属色装饰条进行了包围,外观更加的新潮,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3.0版乘龙H7的亮点之一在于整个动力链条的升级,采用了600马力的东风康明斯Z14国六发动机,匹配采埃孚的12档智能化AMT变速箱,关于智能化变速箱这里先不多说,让我们先看下发动机。
这款排量14升的发动机可以说是目前非常热门的国六动力,在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同时,能够提供最大600马力的动力输出,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能够达到2750牛·米,是目前国六发动机中动力表现最强劲的一款产品。
为什么这款发动机的动力表现这么好?其实与它采用的排放技术路线有很大关系,这款发动机采用的是康明斯的非EGR技术路线,而目前国六的一个主要技术路线是EGR+DOC+DPF+SCR,EGR就是废气再循环系统。而在非EGR技术路线中,认为把废气再吸入发动机燃烧会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油耗表现,而且多一套处理系统也会对发动机可靠性造成影响,所以舍弃了EGR。
而非EGR技术路线想要达到国六排放标准,就需要更先进的燃烧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尤其是智能控制系统。而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不仅仅实现对发动机的智能控制,还能延伸到整套动力系统,以及实现车与人、车与路的智能控制,这将为传统的商用车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智能化究竟带来了什么?
来到3.0版乘龙H7驾驶室内,一般高端重卡的配置这款车里几乎都有,从多功能方向盘到多向可调节的气囊座椅,从车载冰箱到定速巡航功能。而这款车也有一些一般车没有的功能:多样化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以及核心的车联网3.0系统。
车联网3.0实现的一大功能,就是可以实现预见性驾驶,前面说到这款车搭载了采埃孚AMT智能化变速箱,智能自动挡变速箱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加轻松的驾驶,通过车联网系统对前方路况的预判,实现自动加减档,以及对发动机的喷油量进行自动控制,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燃油消耗。可以说,开上这辆车谁都是老司机。
除此之外,车联网3.0还增加了AI优驾报告、预见性维修、完好率服务、配件服务等功能,相当于一个车辆智能管家,通过智能技术分担用户的工作压力,降低运营成本,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运营体验。
依托动力链和智能化升级,也为车辆的安全性带来极大提升,3.0版乘龙H7匹配发动机制动功能,智能自动变速箱带液力缓速器,辅助ABS系统,车辆的制动能力得到加强,同时配合全息影像+疲劳提醒、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胎压预警等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在安全防护方面做到了极致。
围绕车辆的全生命周期大做文章
谈到国六产品,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就是购车成本的增加。而结合当下货运市场的现状,价格上涨也必然会引起大多数用户的担忧。东风柳汽在打造乘龙H7 3.0产品的同时,显然考虑到货运市场未来的发展状况,因此新产品围绕车辆的全生命周期做了大量文章。
很多人在购车时往往忽略一个事实,就是车辆的购车成本仅占整体成本的15%,而剩下的85%都在车辆的使用成本中,包括油耗、维修保养等,想要提高车辆在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价值,就需要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同时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
在提升效率方面,3.0版乘龙H7采用大马力+2.643小速比的配置,特别适合高速物流使用,前后桥都选择的是康迈免维护轮毂产品,发动机、变速箱、后桥都具有超10万公里的超长换油周期,搭配1300L超大油箱配置,运输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轻量化一项是乘龙产品的优势所在,而且3.0版乘龙H7在轻量化方面更近一步,在全新升级的动力链,单发动机就实现减重200公斤,还有铝壳变速器和轻量化后桥,悬架板簧也采用前2后4的超轻量化配置,加上新型材料和结构优化,3.0版乘龙H7自重控制在9吨以内,标准版车型不到8吨半,不但比同类产品轻,比国五的H7车型自重还轻5.9%。
在降低使用成本方面,在前面已经提到过,通过优化整车动力系统,搭配智能驾驶辅助技术,进一步降低车辆油耗。同时在服务方面,乘龙建立了全新的TCO托管服务,以及依托车联网3.0的预见性服务,提升服务效率为车辆保驾护航。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了,通过技术和智能化方面的升级,国六产品相比国五如同脱胎换骨一般,而智能化更是未来商用车产品进化的一大趋势,一方面通过智能化来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要求,而另一方面智能化也进一步加强了车辆可靠性、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各方面性能,将车辆全生命周期运营收益最大化,这也更符合货运产业未来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