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论坛】李强:我国经济韧性强劲,2030汽车市场仍有较大潜力
文章来源:卡车新势力 作者:李雅哲 发布时间:2020-10-19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启之年。当前,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将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态势?消费需求有着怎样的转变?汽车产业发展潜力如何?
为了保障我国汽车行业高品质发展之路,2020年10月15日,以“领航高质量 读划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汽车质量论坛在京隆重举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副处长高级经济师李强以“中国汽车市场中长期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演讲,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挖掘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国内汽车行业恢复较快,全年发展态势平稳
汽车跟宏观经济的关联度很高,目前几个月来看,车市恢复超越了目前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李强表示:“我们总结主要有两个因素冲抵了经济下行对车市的影响,使之恢复到较好的状态,最主要的因素由于疫情前所未有的冲击,无论从全球来看,还是从历史来看,疫情不仅导致了我们一些工厂停产停工现象,核心影响了我们购车的行为与意愿。像新车购买总调查显示,由于疫情触发购买的比例人群还是占了7%,提前购买的有44%,加总起来有超过5成买车的2月份增到51%,3、4月份比例也是很高的。第二个因素就是汽车消费促进政策,从中央层面来看这两年也是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稳定与扩大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包括国六排放调整,还有新能源延续到2022年结束,政策向导对我们居民的购买汽车的消费热情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
据李强预测:“如果是比较乐观的场景,9-12月月均同比保持正的10%的速度的话,全年可能还是负的总量,大概是5-6%的水平。我们在中等场景,如果9-12月平均同比在不增不减态势,全年应该是负10%。最悲观的场景,就是9-12月尤其是年底同比上不去的话,全年可能是在负的12%。从目前9月份的情况来看,我们初步判断全年在负5-10%的区间”。
四大因素保持经济韧性,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说起为何“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有比较强的韧性,李强总结了需求、体系、潜力以及制度四大因素。
李强表示:“首先从需求侧来看有超大市场的优势,只有建立在国内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才能构建目前以内循环为主,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
其次,从产业体系来看,我国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链完整,我国制造业竞争尤其是性价比优势在全球还是比较大的,还是不可替代的。无论是从中美贸易到疫情,都体现了我国出口非常强劲的动力。我国出口从4月份开始出口就已经正增长,主要最早的一批就是防疫物资,出口增长比较大的也是防疫物资。由此可见,无论从反应速度,还是从产品质量、性能、价格来看,我国在短期内在国际上竞争力是非常强的。
第三,我国经济潜力比较大。我国近6亿中等偏下的收入群体就是今后发展的潜力,我国人均GDP目前是1万美元左右,其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达到1.2万美元,剩下的就靠广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提升。
最后,制度红利优势十足。李强表示:“未来我们创新驱动,创新驱动主要是靠市场化的改革来带动要素效率配置的提升,以及我们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疫情影响、新车需求低、报废水平低,发展痛点急需解决
但是在十四五期间会面临一些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李强说到:“首先就是我们的海外疫情,以及国际经贸,尤其是中美经贸的关系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中美贸易可能会向其他领域延伸,未来对出口、科技、金融、人才流动等都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还有就是一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力度可能会有所减弱,我们知道近两年为了应对疫情,为了稳定我们的经济,我们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虽然有一定的空间,但是从政策边际来看有一定的减弱。最后是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制造强国的核心,只有制造强,我们国家强国才可以实现。像美国制造业、工业占美国比重只有20%,但是服务业里面有50%都是为制造业服务的。所以说我们的制造业必须要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实现我们整个经济的跃升”。
目前,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同时主要消费品也是全球首位。李强表示:“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稳定之后,未来我们需求会在什么样的水平,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其他先导国家。我们前期速度跟其他国家差不多,千人保有时间从20-150我们普及速度用了十年,其他国家也是用了十年。但是从150-400,不同国家用的时间都不一样,日本最快,韩国也比较快,美国相对比较长,经历了二战、大萧条,韩国还没到400。普及速度从前人保有量增加,15比较接近峰值,每年很难超过15水平。需求也是,新车的需求也是这样的,明显低于其他国家”。
而导致我国汽车新增需求低于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汽车行业报废水平明显偏低。李强分析到:“目前我们的报废量从2016年开始,2015年我们的汽车报废量达到阶段性的峰值(400),从2016-2019年是持续下降的态势,加上新车的销量,才是我们的保有。从国际对比来看,我们的保有报废占新车比例有12%,但同期水平的日本在1975年来看是51%,是贡献新车销量的绝大部分,韩国是30%,德国大概也是接近一半。很多新车的需求都是靠报废来的,我们从目前来未来新车需求增长主要靠中等偏下与中等收入这40%,这40%大概就是6亿人。目前来看他们的保有水平比较低,中等收入偏下只有十分之一的家庭才有车,中等收入只有五分之一家庭才有车,高等收入每户基本上有车了,所以未来要看我们的中等收入情况。总体来看十四五会处于一个平台期,未来随着经济到位、收入提升,2030、2035年还是有比较大的空间”。
在第四届中国汽车质量论坛上,诸多行业专家以及车企高管都围绕十四五规划就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汽车产业政策方向、汽车企业如何结合自身、谋划未来等进行了热切讨论,为中国汽车“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更多精彩干货敬请关注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