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 > 文章内容

下个时代将是氢能时代?潍柴“山东模式”描绘氢能发展蓝图

文章来源:卡车新势力 作者:赵真 发布时间:2019-06-27

你知道吗?在2018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92亿吨占全球总量的27.8%,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进口国对外依存分别是71%和43%,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87万亿千瓦时,同时年弃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污染高、进口依赖度高、浪费高,面对这样的“三高”窘境,在刚刚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中提出了一条解决之道。

8fe694c72d8744418f15b11182637d78.jpg

描绘清晰的“氢能”发展蓝图

6月26日,在国家能源局指导下,由国家能源集团、同济大学、钢研集团、潍柴动力等30多家国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大型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历时8个月联合编制完成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在山东省潍坊市正式发布。

据白皮书研究,氢能是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有益组成。《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中提到:中国具有丰富的氢能供给经验和产业基础,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工业制氢产能为2,500万吨/年,可为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提供低成本的氢源。同时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通过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制成大规模、稳定、低成本的氢源供给。同时中国每年由可再生能源发电产生的弃电,可用户电解水产生氢,1000亿千瓦时可电解水制氢200万吨。

14352d21f035447384ab96d423d05ca6.jpg

如此一来,通过氢能的应用将有效缓解目前突出的能源问题。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的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达到10%,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中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届时,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年,累计拉动33万亿元经济产值。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和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向。

潍柴奋力领跑中国“氢时代”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在《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新闻发布会的致辞中讲到,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升级是时代趋势,潍柴已确立了到2030年新能源业务引领全球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投资建设了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国际一流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牵头承担科技部氢燃料电池产业化重大专项,整合优质资源打造氢能发展“山东模式”。

329a6f81f8cc4573a6d39dc1d43372f2.jpg

据悉,潍柴积极推动国家氢能产业落地与发展,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布局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18年初,山东省启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将氢能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发力点之一。结合山东半岛氢能资源和产业优势,潍柴在山东率先建立全产业链燃料电池产业化示范工程。目前,潍柴氢燃料电池产业园、加氢站等正在紧张建设;陆续在潍坊、聊城投入数十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累计运营里程达33万公里;与国能集团合作开展的200吨级氢能矿卡项目正有序推进。

同时,潍柴全球布局优质资源,先后与加拿大、英国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牢牢掌握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HPDI天然气发动机等未来新能源商用车的三大核心技术,为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力推动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端升级。

目前,潍柴依托技术研发实力,并协同山东重工集团旗下的整车企业资源,基于整车需求开发系列化燃料电池发动机,潍柴已建立起“单电池-电堆-系统-整车”的完整产业链,全力打造囊括测评、生产制造、氢能应用、整车示范等环节的氢能发展“山东模式”,有力推动了燃料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

今年5月24日,李克强总理在潍柴考察时,专门了解山东省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优势以及潍柴示范运营情况。潍柴董事长谭旭光向总理汇报并建议,加强对制氢、运氢、储氢、加注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规划和监督;在氢资源丰富的区域率先推广应用,政府给予财政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产业化加强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率。

当前,整个商用车行业正处在环保的巨大压力之下,潍柴突出的“山东模式”及“2030战略目标”无疑对整个商用车未来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引领行业迈进氢能时代,为行业注入绿色“氢”动力。

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